前两天候课的时候,顺便看了看学生贴在柜子上的目标卡片,发现有几个孩子目标是这样的:“考进院校”、“争取下次考试有突破”、“我要从班级30名考到班级第5名”···这两天,我又特意观察了这几个学生的表现,发现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洒脱、自然”。由此可见,他们定的目标并没有起到激发学习动力的作用。这些目标,也就是成了形式、口号。
如何让目标更有科学性、激励性?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给出了答案。他在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这一观点,也就是SMART原则。
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
一、S,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制定的目标,不是笼统的,而是能够准确描述出来的。描述的越准确,努力方向越明确,精力和注意力会越能聚焦。
以“考进院校”为例,学生制定的这个目标就是笼统的、模糊的,因为院校指的是一批院校。学生看似有目标,但实际上只有大致的努力方向。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城市”、“院校设置的专业”等方面指导学生筛选,把“考进院校”细化到“某某城市的某某大学的某某专业”。把这两个目标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目标越清晰,越知道现实和目标的差距,越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二、M,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尽可能做到“能够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量化,是为了消除模糊,判定是否达成目标。所以,目标确定时尽可能不用虚化的词。
以“争取下次考试有突破”这一目标为例,突破就是一个虚化的描述。到底什么才是突破?是总分有突破、还是排名有突破、还是单科成绩有突破?这没有描述清楚,导致模棱两可,也给了自己偷懒的机会。
“争取下次考试有突破”,可以改为“下次考试考到班级第10名”。这样,目标一下子就明确下来了。目标是否达成,也能准确的判断下来。
三、A,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蹦一蹦”就能达到的。目标过低,没有挑战性、轻松完成,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目标过高,屡战屡败、根本完不成,也会挫败学生自信心。所以,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给学生量身定制“蹦一蹦”就能达到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既能给学生压力,又能给学生动力。
我的做法是:和学生一起坐下来,分析日常表现、评估学习能力后,和学生共同商量确定目标。这样做有几个好处:1、避免目标失衡:学生因对自身水平认知不足、学生碍于他人情面。2、让学生参与到了目标管理,调动学习积极性。3、教会学生定目标,也让学生对自身水平、发展方向有思考。
四、R,目标与其他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每个目标,都不是独立存在,目标之间要有相互联系。
以“高考目标”为例:学生的高考目标,可拆分为学年目标,学年目标又能拆分为学期目标,学期目标又能拆分为月目标,还能进一步拆为周目标、日目标。这样的话,每日目标的完成,有助于完成周目标。周目标的完成,又有助于月目标。以此类推,进而实现高考目标。
五、T,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目标,要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一是可以通过限制时间,营造紧张感以提高效率。二是因为目标的相互关联性,很有可能因为某个目标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打乱了全局的节奏、影响整体效果。
梁师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