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

首页 » 问答 » 类别 » 从史料里挖出来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一次真的
TUhjnbcbe - 2025/5/17 22:13:00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tslf/

明明在年,张颂文还是那个在《隐秘的角落》中矛盾的父亲形象,但到了年,他便摇身一变成了《扫黑决战》中的两面人县太爷。这一次,他又再次逆转了自己的形象,成为了《革命者》中挑起男主大梁的李大钊。

张颂文的实力毋庸置疑,表演的张力和潜力也并没有因为年龄而进入瓶颈期,反倒是难度越高的角色,对于张颂文来说越具有挑战性,且越容易在他的手中,演出不一样的味道。

这一次在《革命者》中饰演李大钊一角,对于张颂文来说无疑是要克服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他在电影发布会上直言自己何德何能去塑造李大钊,但是自我否定之余,张颂文又为了诠释好角色而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于观众而言,《革命者》是张颂文的又一次演技爆发,但是于张颂文而言,出演李大钊这一角色却是他从影20多年以来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

这一次,他终于迎来了独挑大梁的机会。

张颂文对上张桐,谁的守常先生更加深入人心

诠释李大钊这一人物形象对于张颂文来说其实并不讨喜,尤其是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实力派演员尝试过这一角色。

其中距离观众最近的就是爆款剧作《觉醒年代》以及《光荣与梦想》。在这两部剧作中,饰演李大钊的演员是《亮剑》中的和尚张桐。作为主旋律大作的专业户,张桐虽然一直以来都十分低调,但是在央视推出的几部剧作如《绝密使命》等,他却是可以独挑大梁的存在。

连续两次出演李大钊,不少观众已经将这一角色与张桐联系到一起了,这种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契合,就如同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一般无人能够超越,即便是学得再像,也总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张桐的先入为主,让张颂文面临了更多的考验,但是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张颂文还是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他先是仔细研读了李大钊先生过往的文章,尤其是他在狱中的那篇告白书,更是让张颂文领会到了李大钊先生的精神世界。面对生死,李大钊的从容让人难以想象,而在这篇告白书中,张颂文看到的李大钊先生是谈笑风生的模样。

坚定的信仰和革命的决心,让李大钊无畏生死,这也是在《革命者》中,张颂文诠释李大钊这一人物形象时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即便是最终被剃了光头,摘下了眼镜,张颂文依然有着坚毅的眼神和轻松的神态。

对于张颂文来说,李大钊先生留下的任何资料都是弥足珍贵的,其中一段十几秒的黑白演讲影像,更是给了张颂文很大的启示。他发现李大钊在说话时,语气并没有太过慷慨激昂,但是却加入了很多手部动作。肢体语言相当丰富。

没有做过这些功课的观众,看张颂文的诠释方式,自然只觉他浮夸,但是看看《觉醒年代》中张桐的表演,也同样抓住了这一人物的精髓。

张颂文足够用心,但是却并没有与张桐拉开距离,真正让观众觉得张颂文与众不同的就是他为了这一角色不要命似的表演。

在最后一场英勇就义的戏时,张颂文的脖子被绳子紧紧地勒住,虽然在拍摄阶段有威亚保护演员的安全,但是张颂文却是一次次的真实下坠,整个人的脖子都被勒紧,险些窒息。而拍摄完这场戏之后,张颂文的脖子被勒得通红,但是他的关心点仍旧是在效果如何。

张颂文究竟有多么珍惜这一次诠释李大钊这一人物的机会,在《革命者》中已经可见一斑,也正是他的这份敬畏之心,才向我们呈现了又一版经典的李大钊。

超越张桐与否已不重要,但观众们记住了张颂文,也记住了他的守常先生。

亮眼配角,成就《革命者》群像

作为《革命者》的绝对男主,张颂文自然是《革命者》的灵魂,他所代表的是身处那个年代的革命者,个人也同样是革命者群体。

正因如此革命者看似是呈现李大钊这一人物,但实则却是一个时代的人物群像戏。

可以说,影响《革命者》影片质量的不单单是张颂文一个人,与剧中的其他配角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但好在《革命者》7.5的口碑已经证明了即便是影片中的一众配角,也没有让观众失望。

反派角色如成泰燊饰演的张作霖以及韩庚饰演的蒋介石,虽然在外形上都与观众印象中的人物有一定的出入,但他们的表演胜在贴合人物的气质。

比如成泰燊坐在椅子上点燃手中的香烟,成竹在胸的分析李大钊的危险性时,就已经让观众看到了他的态度,角色一旦立住,观众也就自然而然的能够带入其中。

本不被看好的韩庚,这一次的表现也完全没有给影片减分。虽然韩庚在影片中的台词并不多,但是他的眼神却有着不怒自威的震慑力,人狠话不多的蒋介石在韩庚的诠释之下,也一样成为了影片中一大亮眼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于谦饰演的京师监狱长以及彭昱畅饰演的张学良等,人物形象也都完全符合观众的期待。彭昱畅将张学良的彷徨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于谦则让观众看到了其搞笑之余的另一面,角色的阴鸷在于谦的眼神中呼之欲出。

当然,正面形象如佟丽娅饰演的赵纫兰一角,无疑是真正将一个中国式的贤妻良母形象诠释到了极致。如果不是佟丽娅的精彩表现,自然撑不起她与李大钊之间的感情戏份,也很难让观众对李大钊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每一位走心的配角对于《革命者》来说都是一大加分项,正是这些人物群像让观众看到了生活在那个时代之下的正反两派,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和选择。同时,通过这些人物群像的回忆,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完整的李大钊。

史料中的浪漫主义情怀,这次守常先生不太一样

文字语言同样有震撼人心灵的作用,但是相比之下,当李大钊这样的英雄人物被放在书本中时,给观众的感触更为扁平,但是剧作却让他们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立体。

原本在书本中仅仅只给出了其成就和牺牲时间的李大钊,在《革命者》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关于李大钊的细节。

他可以是与学生共进退的革命者,但同时也是赵纫兰眼中的完美丈夫,任何时候都会回到家里陪伴孩子,从不缺席他们的成长,与妻子更是相敬如宾,堪称模范夫妻。

如果身处和平年代,不需要革命的李大钊会做些什么呢?

他会像在《革命者》中一样,坐在家里弹着钢琴,成为一个拥有浪漫主义情怀的音乐家或是作家,可以随手将玉兰树上的一片花瓣采下,夹在书页中做书签。

但是现实无奈,李大钊只能是在革命中坚守自己的浪漫主义,因此他会在监狱的光影之下比出白鸽的手势,同时也会用口哨哼出《国际歌》的旋律。

李大钊的形象因为《革命者》这部电影而不单单仅仅只是一个革命者,他也同样有着丈夫以及导师等多重身份。张颂文的诠释让这一人物更加立体,而《革命者》的设定又让李大钊变得更为鲜活。

这一次,真的被《革命者》和张颂文圈粉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史料里挖出来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一次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