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易逝,春鲜易老
春天的滋味,须趁早
赶紧一口“赤”下去呀
莫待春鲜老
若论贵州最会“吃春天”的小城
肯定是赤水啦
没错
就是“吃晚饭”那个
赤水的春笋,飞脆
春笋任杰摄
赤水这座小城盛产竹类,有竹就有笋。一到春天,赤水人的餐桌上就各种花式吃笋:清炒玉兰片、肉丝炒笋、笋子红烧肉、烩白油笋、手剥笋,各种笋、各种形,不重样,吃不腻。
任杰摄
赤水人最爱吃的是筒筒笋,筒筒笋炖腊猪脚,是正宗的赤水老味道。豆花、腊肉、筒筒笋也被并称为赤水美食必吃“三件套”。
赤水的豆花,飞嫩
赤水河的水不仅能酿出好酒,也能“点”出最嫩最甜的“活水豆花”。
豆花
在赤水,别看筷子挑起的豆花软绵绵、颤悠悠的,嫩得让人担心,它可是个“百搭”的狠角色——和各种食材都能处:豆花配腊肉,越煮越有味,配上特色辣椒蘸碟,佐酒下饭两相宜,爽!
春天一到,豆花就玩得更“花”了:豆花搭烤鱼,鱼肉烤得外焦里嫩,刷上特制的辣椒,香而不燥,豆花吸满了鱼肉的鲜香,却始终不改嫩的本性,再撒上刚摘下的野薄荷,鲜!
豆花
嫩豆花也可以攀附五花肉、粉肠,一起熬煮后变身“荤豆花”,汤里烫青菜薹、豌豆尖,蘸灵魂伴侣糊辣椒水,下饭!少于三碗饭根本对付不了。
赤水的蒸笼鲊,飞耙
赤水人偏爱吃“蒸笼鲊”,爱的是那一口被蒸得软烂入味的肉或菜。
蒸笼鲊
每年春分过后一直持续到端午,赤水大同古镇就切换到吃“蒸笼鲊”的模式。当地村民就地取材,手工编制的大直径竹蒸笼,尺寸比小编的大脸还大两倍!蒸笼鲊的制作很有仪式感:从蒸笼底部依次按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层嫩胡豆瓣的顺序铺垫料,然后是腌制入味的排骨。
凉拌折耳根
接着糯米、绿豆、胡豆三位“演员”按之前的出场顺序重复一遍,最后压轴的是码好味的带皮五花肉。大火蒸至香味四溢,待最底部的糯米、绿豆也被浸得油汪汪、软乎乎,蒸笼鲊就上桌啦,这时,赤水人通常还会再来一盘脆生生的凉拌折耳根或麻辣萝卜干,这搭配,我愿称之为“神仙不换”。
赤水的春菜,呡甜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各种蔬菜可劲儿往上窜,白菜苔、红油菜苔、野葱、折耳根、香椿争相上市,凉拌油菜苔、野葱炒腊肉、香椿煎蛋、菜薹肉末炒饭……
野葱炒腊肉
赤水人的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是清水煮白菜苔,春天的白菜苔鲜嫩脆爽、饱满多汁,再喝一口煮白菜苔的水,呡甜!
原标题:《来贵州上春山
春天,就要趁早“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