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年3月19日,杭商大学精董班课程
分享嘉宾:王国平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
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
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
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注:本文经审阅授权发布
全文约字
10分钟阅读
“城市兴则天下兴,城市稳则天下稳,城市安则天下安。”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年7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杭州市党政代表团时指出,上海的高楼大厦,杭州是不能比的;但杭州一流、宜居的环境,上海也是很难达到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过去指的是西子湖,现在是整座城市。过去是“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现在不仅仅是西湖,而且是整座城市的环境。
去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时指出,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同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指出,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01
坚持理顺“智慧城市”与“智慧经济”的关系
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主要有3个不同的版本:
智慧城市1.0,即智慧城市(SmartCity),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意念,集成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2.0,即智能城市(IntelligentCity),是指在智慧城市1.0基础上,打破城市条块管理的“管理墙”界限,破解城市管理机制体制障碍,实现城市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政府满意、公众满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2.0是由中国工程院智能城市课题组提出来的。
智慧城市3.0,即新型智慧城市(New-IntelligentCity,即N-ICity)。它的核心理念是以智慧城市经济为重点,抓好两个结合:即产业的智慧化和智慧的产业化相结合;城市的智慧化和智慧的城市经济化相结合。这个核心理念归结到一点上,就是要打造一种全新的经济业态,即所谓的“智慧城市经济”,简称“智慧经济”。
何谓“智慧经济”?智慧经济是信息经济及互联网经济的高端化,是指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物联网为基础设施,以软件加分享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智慧应用为目标,以人工智能经济、虚拟现实经济、物联网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形态。新的历史时期,智慧经济的特色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人工智能经济。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二是虚拟现实经济。VR,是virtualreality的缩写,简称虚拟技术,也称虚拟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使用者感觉仿佛身历其境。三是物联网经济。物联网英文名称是:“Internetof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年初,我们首次提出“以智慧经济为载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杭州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直接为全市新的“一号工程”等重大决策的出台作出了贡献。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3.0与以往所提的智慧城市建设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以新一代(智慧)城域网为基础,推进物联网进家庭。第二,以智慧家庭为载体,形成商业模式。第三,以系统供应商为平台,输出整体解决方案。
一座城市要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构筑产业优势,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杭州必须充分认识智慧经济对推动杭州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清醒认识杭州原有优势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努力寻找杭州智慧经济的新蓝海、新市场、新突破口。
02
坚持突出发展特色,创新引领智慧经济
1.以“争先进位”为目标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发展经济有一大特点: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发展均有窗口期。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每一窗口期大约为五到十年,即互联网经济相关产业从产生到成熟,仅仅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窗口期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次出现。比如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和马克·扎克伯格创办的Facebook社交网站都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目前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的窗口期可能也就是五到十年。因此,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在智慧城市建设上“高人一筹,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自己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主要是在产业发展上跨越了三个阶段,迈出了三大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成功实现了“三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
“第一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是以“天堂硅谷”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经济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打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电子商务中心”。
“第二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是以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市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从而实现了杭州经济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打造了“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第三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是以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杭州经济总量最大的支柱产业,打造了“全国文化创意中心”。
“三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催生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杭州企业,并占据了四大“企业排行榜”的显著位置。一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强排行榜。年浙江有43家企业上榜,其中总部在杭企业20家,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排名全国第五。二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强排行榜,杭州有38家企业入围,超过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一。三是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强排行榜。年杭州有39家企业进入榜单,上榜企业数量连续18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四是中国上市公司名录。截至年12月31日,杭州上市公司总数达家,约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量的三分之一,杭州也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第四个拥有两百家上市公司的城市,位列全国第四、省会城市第一。其中,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年9月15日,阿里巴巴已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并跻身全球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2.以“第四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为动力
目标确定了以后,就必须要有动力。我们认为动力源就是杭州“第四次产业革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杭州要实现“争先进位”的目标,就要积极谋划以智慧经济为载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启动杭州迈入新世纪以来“第四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打造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杭州模式(包括商业模式),真正培育一个万亿级的智慧经济来支撑杭州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最终实现杭州重新进位的目标。
杭州这座城市在经济发展上是先天不足的“四无城市”,即无地矿资源、无港口资源、无政策资源、无项目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杭州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都要指向智慧经济。只要抓准了杭州新的比较优势,进而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构筑新的产业和经济优势,就完全有可能找到杭州“一招制胜”的“撒手锏”。
3.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为支撑的智慧经济为重点
虽然产业的智慧化和城市的智慧化,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能做到,但是能够真正实现智慧的产业化和智慧的城市经济化的城市却是屈指可数。而杭州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智慧城市经济的产业链上,杭州涉及的门类大约占了2/3,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大约占了1/3,全国信息传感设备制造业前三名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都在杭州。杭州作为全国信息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只要坚持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一体两翼”三大经济为支撑和支柱,大力推进以智慧城市经济为载体的智慧城市建设,一手抓产业的智慧化、城市的智慧化,一手抓智慧的产业化、智慧的城市经济化,完全有可能形成万亿级规模的产业。
4.以两个“三位一体”为战略方针
一是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三位一体”。二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三位一体”。目前大多数城市在第一个“三位一体”里侧重发展应用服务,不太重视产业发展,更不重视网络建设。第二个“三位一体”里,大多数城市重视的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太重视城乡居民家庭。我认为杭州的特色要凸显在两个“三位一体”中,更要突出网络建设和居民家庭这两个重中之重。
5.以新一代(智慧)城域网为基础
新一代城域网(也可称之谓“智慧城域网”)是两个“三位一体”方针中第一个重点、难点和亮点。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按照英文的字面理解就是都市网。第一代城域网是指在一定的都市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第二代城域网就过渡到了宽带城域网。宽带城域网是指在都市范围内,集数据、语音、视频服务于一体的高带宽、多功能、多业务接入的多媒体网络。而我们提出的新一代城域网(智慧城域网)特指新一代的互联网+物联网。我们认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支,没有物联网,智慧城市就难以落地。要打造新一代(智慧)城域网,关键在于物联网进家庭。
6.以智慧家庭为载体
智慧家庭是两个“三位一体”方针中第二个重点、难点和亮点。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最终和最大的需求必然是城乡居民家庭,而不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智慧家庭这个载体,可以把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商贸、智慧环保、智慧金融、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政府等应用都整合进城乡居民家庭。以人工智能经济、虚拟现实经济、物联网经济为支柱的智慧经济的最大蓝海一定是城乡居民家庭。
7.以系统供应商为平台
我们希望杭州加快推进以智慧经济为载体的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全国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技术、设备、服务、管理、营运的系统供应商,使杭州成为基础设施最先进、技术水平最高、城市数据最开放、信息服务创新能力最强、智慧城市应用最普及、智慧产业最集聚的城市,为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杭州模式,特别是智慧城市的商业模式,为最终在中国实现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03
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智慧经济
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可以有先有后、万马奔腾;但在智慧城市经济建设上,必然是“捷足者先登”、“赢者通吃”。就如同今天的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中不可能再出现第二家“阿里巴巴”;在搜索引擎领域中不可能再出现第二家“百度”;在即时通讯领域中不可能再出现第二家“腾讯”那样!因此,想要在以智慧城市经济为载体的智慧城市建设上“捷足先登”,从而“赢者通吃”,必然要有最大的决心、最高的目标、最优的规划、最好的政策、最强的合力、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益。我们建议:
1.建立发展领导小组
建议市委、市政府牵头组建“智慧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同时,市校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暨智慧城市(CIM)实验室。
2.编制总体规划体系
分“三步走”牵头编制成体系的总体规划。一是开展战略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二是制定总体规划。三是分门别类制定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
3.建立城市工作统筹协调机制
要破解“工作碎片化”、“思路一般化”和“发展同质化”的“旧三化”问题,牢固树立“工作一体化”、“思路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的“新三化”理念。
4.优化评估考核机制
突出问题导向,要加快建立行业标准化制度,建立与国家配套、切合实际的智慧城市建设考核制度,完善智慧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多元化共治监管体系。
5.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系统供应商
要顺应智慧经济OTO模式发展潮流,培育以智慧经济为主导、多层次融合的产业体系,建设成为立足城市、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技术、设备、服务、管理、营运的系统供应商。
6.打造“案例教育+典型引路”的发展模式
一要重视以“知识中心”为代表的案例教育示范宣传功能,建立涵盖生产、生活、生态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二要建立智慧城市领域成功企业产品的智慧应用展示平台,从而汇集优秀企业产品和方案向全国进行推介。三要建立智慧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引领示范区。
7.建立高级别的发展论坛和博览会展示平台
在智慧城市产业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建议重点打造世界级、国家级的智慧技术、智慧经济盛会。
8.建立以人才为中心的发展环境
大力实施专项人才工程,着力打造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依靠一流的人才兴办一流的企业。
9.推进高新企业“软硬结合”融合发展
重视并鼓励企业“软硬结合”的发展战略,各城区、园区应注重构筑“软硬结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议调整优化各地专项资金安排结构,设立智慧城市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智慧城市领域智慧技术和智慧经济专项发展。
10.全面推行“科学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机制
一要大力鼓励产学研合作,争创国家级智慧经济开放创新平台。二要瞄准成果转化,建议各地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通过市校合作等方式联合推动智慧技术的成果转化基地及产业园区建设。三要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系统谋划,打造全国智慧城市系统供应商。
11.推进“一区多园”发展模式
借鉴杭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设立十大文创产业园区发展的经验,解决智慧经济产业园区的用地问题,使园区成为城市发展智慧经济的“孵化器”和主战场。
12.坚持“抓大不放小”发展战略
在培育发展智慧经济方面,要始终坚持“抓大不放小”,一手抓“大公司战略”,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一手抓“群体战略”,倡导“和谐创业”,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互动环节
Q:今天这节课谈的是“智慧经济”,对于我们当中一部分传统的中小企业来说,离“智慧经济”还是有些距离,理事长认为我们是不是都该转型?
A:智慧经济不仅能扩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转型发展。但是智慧经济门槛高、成本大,传统中小企业在没有解决人才问题的情况下,切勿盲目跟风涉足智慧经济,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和路径,采用O2O方式进行小范围尝试,只有依托人才和创新创业为特色的企业才可以尝试智慧化转型。杭州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熏陶了杭商的“儒商”气质,杭商要继续鼓励知识分子、文化人创业,因为真正的智慧经济是靠智慧,而智慧是掌握在文化人、知识分子手中。
Q:理事长能否谈谈企业该如何打造“未来社区”或成为“未来社区”的一部分?
A:从某种意义上讲,以“三化九场景”为目标的未来社区可以被视为新型智慧城市的打开方式,未来社区建设关键是要坚持“一调两宽两严”(“一调”指不违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调整土地使用功能;“两宽”指放宽容积率、放宽建筑高度;“两严”指严格控制建筑密度、严保绿化率)原则,用足、用活、用好《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加快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60号)中的空间政策、用地政策、财政金融等方面创新举措,通过调整优化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类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Q:今天上课下雨,路上就堵了不少,我们杭州的交通问题能“根治”吗?
A: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众多城市问题中最难解决的“城市病”,甚至可能是一个“绝症”。要缓解城市交通“两难”,必须确立规划、建设、管理、人的素质“四管齐下”理念。要完善城市规划、拓展城市空间、更新城市形态。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构建集城市道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现代空港为标志的“五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编辑丁姿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