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事件,发生在距今600余年前中国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永乐王朝时期,自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至1433年(宣德六年),郑和历时28年先后七次下西洋,将先进的中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教文化等远播海外。郑和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海洋探险,发现了许多为当时中国人所不知道的世界,直接替中国人民在南洋一带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为海外华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而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崭新的篇章。 刘家港是郑和下西洋的发祥地。这一历史事件开启了东西方文化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交流,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中国 敢为天下先 的历史新纪元。郑和下西洋,中国由此走向了世界,世界由此认识了中国。 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30日在德国访问并在柏林科尔伯基金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 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策。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郑和下西洋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是郑和下西洋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仍然需要郑和下西洋那样 敢为天下先 的时代精神,是郑和下西洋重大的现实意义。以郑和下西洋为契机,习近平主席运筹帷幄,高屋建瓴,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立足本国,放眼全球,从世界经济实际出发以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提出了构建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文化理念。正像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序幕,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文化理念的构建,必将揭开多国经济联盟的新篇章,必将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从而为经济全球化过度到经济一体化在制度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海洋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史带给各国的重要启示是:强于世界者必强于海洋,弱于世界者必弱于海洋。随着各国海洋意识的不断增强,必将迎来对海洋与海洋经济、海洋经济与海洋权益的新认识。这同样是郑和下西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因此,对构建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一文化理念具有的现实性、积极性和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古刘家港 今日的浏河镇,浏河人民因此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文化理念怀有深切的感情,因而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着深切的感念,对郑和作为中华使者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和经贸交流所作出的不朽贡献,铭记不忘。 一、文化交流 郑和肩负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是中华文明代表性成果,郑和将这一已经应用于航海的伟大发明展示给西洋各国,开始了他的文化交流之旅。以四书五经、书画等为代表的中华书籍,成为文化交流重要的精神产品。此外,中国丝绸、锦缎等纺织品,茶叶、瓷器、纸张还有纺织、造纸、印刷等物产,都是可以引以为豪的文明之果,郑和船队正是装载着大量具有中国文化基因与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国特产,这些中国特产为他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所需要,因此能够顺利地开展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总是双向的,交流的结果总是双赢。郑和开展东西方文化交流并不是停留在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而是严格遵循互相学习的初衷,同样学习西方的文明成果,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融合能力的民族,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此不断完善自己文化实力文明古国。当时东南亚各国商品货币的发展亦受中国货币文化的影响,除以物易物外,爪哇 行市交易用中国铜钱并布帛之类 ,苏门答腊 国中一应买卖交易,皆以十六两为一斤 。这些事例形象地说明中国计量方法上的文化理念经郑和下西洋,已经影响到了外域。又如,占城国 书写无纸笔 ,郑和船队带去的中国纸笔文具在这个国家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他国在文化及其表述上的落后状况。这些都是郑和下西洋进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