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物理学博士,也是一个数据的信徒,我一直记得那个面朝夜空暗自发誓的少年,他伸直了脖子,没有恐惧和害怕。”
7月15日,周灏在“星空演讲青腾大学专场”中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他是科技公司量化派的创始人,也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博士。
有一次,他和他在摩根斯坦利工作时的老板吃饭时,对方说了一句“中国现在正是创业的好时机,假如再年轻20岁,一定回去”。他被狠狠击中,毅然选择回国创业,“我心想我还年轻啊,我得搏一搏。”
以下为周灏的演讲内容整理:
大家好,我是青腾大学学员,量化派的创始人周灏。我最初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博士,目前我在做一家科技公司。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物理学博士是情商没有智商高的无趣生物,事实上,物理的世界很有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能在物理学上找到印证和答案。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物理学博士的世界观——如何用数据驱动人生、驱动世界。
数据像钥匙打开浩瀚宇宙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星星,当时家里还没有空调。夏天的晚上人们都爬到楼顶纳凉,大人们在一边聊天,我就盯着天空。那时我会想:我们家什么时候能装上空调?
这是一个困扰了我整个童年的问题。
高考的时候,我报了跟星星有关的专业,后来考上北大天体物理系。
读书的时候,有机会去河北的天文台实习,收集光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集成的数据库,进行数学建模分析。
这是宇宙的光,仅仅是通过这些光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一个星球、星系的前世今生。
承载着宇宙宏大的记忆,把遥远的、触不可及的时间和空间,生动地带到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突破那些未知,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智慧地看待这个世界。这种跨越空间,穿梭过去与未来的终极对话,对我来说是很浪漫,又很震撼的事情。
数据就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浩瀚宇宙的大门。
用数据“走后门”找到工作
我这辈子,人生大事,几乎都是用数据驱动的。
有人说,你们学物理的真可怕。
找投行工作那阵,我看到不少同学天天为了面试奔走,下了楼梯换家公司坐电梯,满脸焦虑,我觉得特别辛苦,也很低效。
于是我决定动用我的老本行,用数据给自己找一份工作。
人家在外面热火朝天地跑面试,我在宿舍里闭关,花了几天,上Facebook、LinkedIn把人才数据都扒下来,然后建模做匹配。
匹配什么呢?就是把那些个性、背景相似度和我特别高的员工找出来,然后给他们发邮件,说几句特别煽情的话,附上我的简历,一键群发。
这可能是加强版的“走后门”。
因为在美国,员工推荐新人可以拿到1至3个月不等的奖金,所以他会非常乐意做这件事。另外,臭味相投的人比较能惺惺相惜,所以我特别自信能打动他们。
我一口气发了20封邮件,效果立竿见影,隔天收到10多封回信,3天后我参加了面试,1个月后入职报到。
事成之后,我成了找工作达人,好多朋友找我帮他们找工作。
打工久了,看到的机会越来越多,野心也越来越大,想用数据驱动各行各业,于是就有了量化派。
“数字是我的信仰、我的人生”
创业之前,我先后在第一资本、摩根斯坦利和巴克莱银行三大投行工作过。
比起当一枚螺丝钉,我更希望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影响和帮助更多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想起那个仰望星空的少年,那时候陪伴我的满天星河,是不是还记得那个祈求空调的少年?
有一天,我在摩根斯坦利的老板心血来潮找我们吃饭,他也是华人,从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开始奋斗了大半生,50多岁终于到了投行的最高级别。
那天我们把酒言欢,冷不丁他长叹了一口气:“中国现在正是创业的好时机,机会很好,假如再年轻20岁,我一定会回去。”
我心说我还年轻啊,我得搏一搏。
我很怕过这样的生活:20年后,我两鬓斑白、一脸沧桑,对着我的后生小辈们悔不当初,说老夫当年有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果断辞职,放弃了绿卡,回国!
数字就是我的信仰、我的人生。我不断告诉自己要相信直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越过山丘就能看到春暖花开
一转眼今年已经是我创业的第5个年头。创业的艰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经历过创业的人都知道,创业是九死一生。
但是我一直坚信艰难只是暂时的,本质上我的商业模式——用数据驱动是可行的,并且也是大势所趋。越过这个山丘,我相信就能看到春暖花开。
不过尽管如此,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总还是有它钻不到的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愿意接受这不完美中的小小缺憾,坦然接受前进道路上的成败。
对我来说,不断探寻数据边界的过程本身就充满快乐,我一直是当年那个仰望星空的小男孩。现在几乎人人家里都有空调,大家也不再和街坊夏夜乘凉,但是我一直记得当初数着满天星河,为一个简单目标努力的自己。
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物理学博士,也是一个数据的信徒。我一直记得那个面朝夜空暗自发誓的少年,他伸直了脖子,没有恐惧和害怕。
我为我所信仰的星空着迷,也祝福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星空。
量化派是一家什么公司?
量化派是一家以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他们将“Tomovetheworldwithdata”(用数据驱动世界)作为自己的愿景。
“我们在深耕金融领域的同时,还可以驱动更多不同的细分领域,”周灏认为,虽然很多人现在把量化派定义成FinTech(指金融科技)公司,但他们的数据技术平台不仅仅在用数据驱动金融,未来量化派的商业模式有非常多的延展性。
周灏眼中的自己什么样?
这位喜欢仰望星空的掌舵人,自认为是一个喜欢用数据思维思考的人。“我习惯通过数据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数据解决问题,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也因为数据而更美好、更有意义。”未来,他希望用数据驱动世界,点亮更多人的人生。
员工眼中的周灏什么样?
风险管理中心Eric:
我跟周灏很有缘分,我们都曾在CapitalOne(第一资本)工作,虽然我加入的时候,周灏已经回国创业了,但是几年后的现在我们不仅成为了同事,还成为住在一个小区的邻居。
我来量化派时,CapitalOne几位重量级的风控专家都已经加入量化派了,都是原来的老同事,价值观和思维相通,特别有默契。
他是一个特别有影响力的人,能够把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凝聚在一起,做大家感兴趣而且有意义的事情,在这里很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研发中心大数据组Jacob:
周灏是一个严格而不严厉的CEO,对工作要求严格,但是沟通上非常平易近人,公司的人都叫他“闪电”,没有人叫他周总。叫“闪电”的原因是他做事情很快,他不愿意去做低效率的事,他觉得任何低效率的事都应该被数字和机器去取代。
7月初,他给公司全员发出通知,在世界杯决赛第二天上午,全员放半天假,让大家安心看球,休息好了再来上班。当时我把消息发朋友圈,很多人表示羡慕,还问“你们老板是天使吗?”
放假当天上午,我还是习惯地早早来到公司,结果发现他比我来得还早。
消费金融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May:
周灏看起来很年轻,也很低调。有时候他坐在开放办公区,穿着帽衫,新入职的同事甚至都没有认出来他就是这家公司的CEO。
他是一个很靠谱的创业者,科技和金融行业的门槛都非常高,不是有钱就能做的事情。具体表现在,他懂技术也懂金融,在业内工作的经验也超过了10年,这让我们非常放心——他一方面确保我们大方向正确、少走弯路,内部沟通效率非常高,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帮助我们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