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KPI向OKR发起反击战,精彩绝伦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克星 http://m.39.net/pf/a_5522603.html
先讲一个故事:爱因斯坦的提问一次,爱因斯坦对学生说:“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的煤灰,请问他们中间谁会去洗澡呢?一位学生回答说:“当然是那位满脸煤灰的人喽。爱因斯坦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煤灰,他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很脏;而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我再问你们,谁会去洗澡?

另一位学生很兴奋地发现了答案:“噢!我知道了!干净的看到另一位很脏时,觉得自己也很脏;但是脏的人看到对方很干净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人跑去洗澡了。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

只见爱因斯坦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错的,两个人都从老旧的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会是干净的,另一个会是脏的呢?前提假设不正确,结果肯定没有意义!

看完这个故事,我对爱因斯坦的敬仰,又增加了N个次方。

爱因斯坦,点出了一个我们平常人在思考中常犯的错误:过度在乎对“理由和结论的感觉和偏好”,而忽略“结论推理的前提假设”的合理性。

所有的管理理论和结论,都是在一定的前提假设基础上才成立的。

同样的管理论题,在不同前提假设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离开了既定的前提条件,即使再完美的推理和说辞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失之分毫,谬之千里。

前提假设,就是管理理论那个至关重要的“分毫”。理清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对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目前KPI和OKR两大理论派的口水战至关重要。

再说说一场论战:KO之战

最近几年关于“KPI和OKR谁更高级更实用?”的论战,从美国一直蔓延到中国,其中多是OKR派的城下叫战。面对OKR派的学术专家翻天倒海的自我吹捧,KPI派管理者,要么心里鄙视坚守却无从反驳,要么蠢蠢欲动欲投诚却无从下手,亦有部分中国企业小范围推广OKR,小有体会和收获,他们开始体会到“再好的西方的理论也要中国化才有用”的道理。针对这一议题,AMA组织了领先企业的管理精英在中兴通讯学院进行了探讨,结合此次专家探讨加上我本人对该议题的研究,形成此文。

为了让阅读更加有趣,我把KPI尊称为“K哥”,OKR尊称为“O哥”。

K.O正好是体育比赛中KnockOut(将对方击倒)的英文简称,正好体现两派支持者互不相容的激烈论战。

K哥的辉煌家族史

K哥,大名“关键绩效指标”(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在企业管理学上的泰斗级学术地位。它源于一项对提高人类效率影响深远的法则,“二八原理”。

该原理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9世纪末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8。“二八原理”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于是“KPI关键绩效指标”成为西方管理体系占据统治地位的管理系统和工具,具有划时代意义。K哥是一种可量化的、被事先认可的、用来反映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它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通过KPI,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绩效目标,理论上实现了和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纵向连接,并根据绩效结果的达成情况确定奖惩,最终实现员工本人以及部门利益与公司的绩效挂钩,充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K哥的家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设定目标的SMART原则,它简单易记,威力无比。其后的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弥补和完善KPI家族,并让K哥家族再次熠熠生辉,成为全球强企业的必备武器,其后企业家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战略地图和战略中心组织的概念,让公司战略进一步落实到组织平衡发展。截至目前,虽然对平衡计分卡有诸多诟病,但是学术界仍然提出无法完全替代BSC的理论和方案。K哥背后的前提假设在文章开头我们谈到了“所有的管理理论和结论,都是在一定的前提假设基础上才成立的”。KPI关键绩效指标理论,也不能例外。KPI体系如果要有有效运转,K哥有五个关键的前提假设:第一条:未来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在此假设前提下,根据对未来市场和竞争环境的预测,公司只要制订了足够聪明的战略并将其在组织上下执行到位,即可以实现原来的商业目标。第二条:职责和分工是明确的在此假设前提下,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必须明确的,不允许有模糊和灰色地带。所有的行动必须围绕关键职责展开,并都通过事前计划和事后衡量来管理。第三条:商业契约精神在此假设前提下,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和公司之间是纯粹商业关系,员工根据是否“公司要求的绩效表现”而获得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惩,简而言之,即PaybyPerformance。无论你在实现目前过程中有表现出多么努力和忠诚,只要无法达成个人绩效目标,就不应该被奖励。第四条:目标是必须提前数字化设定的在此假设前提下,所有的管理目标都可以被数字化设定,并被严格执行到位,组织不接受中途变更和调整。第五条:管理者比员工更具备智慧和理性在此假设前提下,管理者是极度重要的,他们是公司绩效目标的承包人,也是下属目标的仲裁者。上一个层级的管理者均比下一个层级的管理者更有能力,他们既是理性和智慧的“父母”,能给下面的孩子分配任务;又是也是公正的“法官”,充分客观公正评价员工绩效。看完以上5条假设前提,我相信部分的HR同僚一定可以理解,为什么KPI这种体系在部分人任人唯亲的民营企业无法推行的原因了。具体原因你懂的,我就不说了。K哥的烦恼K哥拼着以上5个重要的心法(假设前提)和3个家族成员,二八法则、SMART原则和平衡计分卡,独步江湖几十年无人能敌,高处不胜寒,K哥最近也开始烦恼起来了。让K哥苦恼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时代变了,市场也越来难以逐磨,变化越来越快。原来公司定下的公司战略和战略地图,很快就不管用了,在一些互联网和IT公司未来开发什么产品和服务都不清楚了,怎么定KPI呀?听说这个时代特征叫VUCA,部门和员工职责分工越来越不清楚了。听说未来连公司都没有了,咋定KPI呀?公司给员工根据组织目标定了KPI,到了员工这里大家都不关心KPI背后的“结果”,只考虑完成这个“指标”,到最后跑偏了也不管,他们说只为“指标”负责。有些目标对公司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职能和项目管理部门来说,有些事情以前没干过或者根本定不出数字化的目标,只能边走边看,更无法让目标有挑战性和号召力,丧失了聚焦和冲刺的机会。80-90后的员工,他们对只做“革命的螺丝钉”组织定位越来越不满意。

他们不愿意做“你们要我做的”事情,只愿意做”我自己要做的事情“,体现自己的价值,成为公司内的”网红“。

正当K哥陷入5大烦恼的时候,时代呼唤着另外一个英雄K哥的出世。

O哥的横空出世

O哥,大名ObjectivesandKey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它的横空出世,就像孙悟空一样,打破了K哥多年来”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全球目标管理领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成为IT和创业企业追捧的偶像。

所谓OKR,O=Objective可以理解为企业目标,KR=KeyResults可以理解为关键结果。浓缩在一起就是“为确保达成企业目标的关键结果分解与实施”。

年Intel公司发明了OKR这种方法,后来被JohnDoerr推广到Oracle,Google,并在LinkedIn,Zynga等高科技公司并逐步流传开来,现在广泛应用于IT、风险投资、游戏、创意等以项目为主要经营单位的大小企业。

O哥背后的前提假设O哥的出生,比K哥晚点,他们成长的商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互联网不仅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商业运作的方式,这也影响了O哥的假设条件。O哥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思考的:第一条:未来是VUCA的。未来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