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站在数据之巅,探索公链的落地之路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医院那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214/4770025.html

CyberVein尝试使用POC(Proof-of-Contribution)的共识机制搭建一条建设大数据互联互通解决方案的公链,并通过数据调用的方式找到了在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管理的非常好的切口。CyberVein选择了一条和智慧城市结合的道路,不仅在低谷的严峻形势下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在业务的延展性上做了巨大的突破。

比特币诞生12载,区块链行业已经经历了三轮大熊大牛的周期。在这三轮周期里,区块链已从技术极客的遐想演化成为基础设施的落地,走进了我们现实的生活。从漫无边际的遐想,到一纸白皮书的理论,又经历了电子现金系统的试验,直到现在能够成为城市生活服务的一部分,当然离不开引领产业落地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公链。今天我们就从共识机制的演进、公链的发展现状,结合CyberVein智慧城市的案例来探索公链的落地之路。共识机制的演进年1月,北冰洋的寒流笼罩着北纬40度的亚欧大陆西岸,泰晤士河从苏格兰西南方静静地穿越伦敦的街头,把整个城市分成了南北两岸,北岸见证着过去,南岸守望着未来,两岸来来往往的人群行色匆匆,经济危机的阴影尚未散去。1月3日,泰晤士报的头版文章刚刚报道了财*大臣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意向。就在这天,一个赛博朋克以自由主义之名拯救金融的故事悄然演绎,晚上18点15分零5秒,经过非对称加密、哈希计算、封存打包等一系列步骤之后,创世区块诞生,第一个区块的50枚激励代币释放出来,它就是比特币,POW(Proof-of-Work)共识机制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12年来,BTC这条链一直稳定运行至今,从未出过任何安全事故,究其根源,Pow的共识机制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在不可能三角模型的妥协中,比特币牺牲性能保住了安全和去中心化,为区块链生态从无到有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凭着这条链,引领了区块链12年的产业成长,也正因此,POW共识机制一直被奉为圭臬。但是,只是一套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无法满足技术产业化的需要。年一个名为QuantumMechanic的加密信徒提出Proof-of-Stake(POS)共识机制,随即引发了加密社区的广泛讨论,年8月,Peercoin在其POW工作量证明中引入POS权益证明方式,首次尝试将POS机制用于系统的安全维护。之后,POS共识机制一度成为业态的主流。但PoS存在内部的Nothing-at-Stake攻击,也就是当内部系统中出现两个分支链,持币的Staker同时在两个分支上进行“挖矿”,这样,无论哪个分支胜出,对币种持有者来讲,都会获得本属于他的利益,即不会有利益损失。而且由于不需要算力消耗甚至不用持有51%的币量,就可以成功发起分叉攻击。共识机制的本质是一个分散决策和公平分配的过程,越分散其去中心化程度越高,社区满意度就越高,也越稳定安全,但越分散其决策效率就越低,性能也就越差。是否可以根据节点的实际贡献来平衡不可能三角的矛盾,有没有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年,CyberVein尝试使用POC(Proof-of-Contribution)的共识机制搭建一条建设大数据互联互通解决方案的公链,剑指数据生态,通过调用和评估数据以及数据库,来衡量各个节点对CyberVein生态的贡献,三年的艰苦探索,竟然摸出了一条通向智慧城市的康庄大道。公链商业化落地的现状熊市洗礼,处境尴尬自从以太坊之后,市场对区块链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