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城市交通治理是提升国家及城市治理能力的战略需求和具体抓手。本文构建面向多元主体“价值-信任-合作”新型关系的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理论架构和方法,提升交通服务共建、共享、共治水平。聚焦城镇化国家战略、公交优先现实困境、共享交通服务创新三类重点场域,提出三类交通协同治理模式。提出基于大数据和社会实验揭示各类交通主体利益驱动与行为响应机制的方法,建立法治化治理对策与信息化赋能工具。
汪光焘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原建设部部长
城市交通治理理论建构的
必要性与必然性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要求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病”的突出体现,是世界性难题。作为实现人流、物流空间移动的载体,城市交通与就业机会获取、生活质量提升等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是体现出行权益与社会公平、公正、共享的焦点场域。尽管交通管理一直受到城市*府高度重视,但是小汽车过度增长导致交通拥堵、尾气污染等“城市病”爆发,而交通需求管理*策仍难以得到共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推动多年收效甚微,已凸显当前城市交通管理模式的困境,倒逼城市交通发展理念更新、理论重构与方法创新。近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等新技术普及应用,网约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汽车等新型交通服务模式与业态不断涌现,在改善公众出行便利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交通与社会矛盾,如网约车不仅冲击传统出租汽车行业,也模糊了拥有与使用、营运与共享的界限;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不仅引发对国民素质与社会公德的大讨论,也提出了公共空间使用规则、企业与用户的信任困境、*府与企业责任分担等新问题。
新老矛盾交织与新旧利益碰撞,城市交通已经呈现与以往差异显著的基本特征(见下表),交通服务共建、共享、共治成为新要求和新趋势。提供安全、高效、公平的交通服务以满足人的活动需求是组织城市高效运行的基本要求。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认识,必须由提供基础设施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转变;衡量城市交通的发展,也必须向能否满足人的需求、能否提高交通服务共建共享水平转变。*府包建包管的交通管理手段,既不能解决旧矛盾,也无法应对新问题。必须打破对传统城市交通管理的路径依赖,从设施建设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和行业管理范畴向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转型。
城市交通问题与特征演变
综上,城市交通不是单纯工程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公共治理问题,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手段也应从工程和管理向社会和治理方向转变。当前,中国正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时期,城市群成为城镇化主体形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同步推进,交通也由城市发展的配套设施转变为调控城市发展模式、引导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城市交通发展既要面向国家战略,也要面向现实问题,更要面向未来前景。相应的,城市交通治理应聚焦城镇化国家战略、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现实困境、共享交通服务创新三类重点场域,着重处理两大界面关系:
第一,城市交通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关系。发挥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通过交通治理落实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公共交通优先组织城市空间布局等国家确定的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并对新技术发展趋势下城市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前瞻性引导策略。
第二,城市交通内部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基于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定位,改变当前以*府为主体的交通管理模式,构建*府主导的*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多元主体“价值-信任-合作”新型关系,通过参与主体重组、权益关系重构、行为模式重塑与治理绩效重估,提升交通服务共建、共治能力与共享水平。
针对上述三类重点场域和两大界面关系,城市交通治理的理论建构需要从基本理论、核心内涵、治理工具三个层面开展基础研究,探索以交通服务为对象、以权益关系为内核、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交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为解决城市交通新老矛盾交织与新旧利益碰撞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和实施途径。这既是解决交通“城市病”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与提升国家及城市治理能力的战略需要和具体抓手。
城市交通治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城市交通治理研究是城市交通发展到新阶段的理论支撑和转型发展需要,既要继承城市交通学科已有理论方法,更要引入公共治理领域的理论成果与方法体系,结合城市交通治理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下从公共治理基础理论、公共治理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城市交通治理研究与应用三个方面,回顾相关研究成果、研判前沿发展动态。
1
公共治理基础理论
年世界银行报告提出“治理危机”。文献(Social-PoliticalGovernance:Overview,ReflectionandDesign)将治理界定为“国家与社会、市场以新方式互动,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社会及其*策议题或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指出“治理的精髓就是参与、合作、互动、服务”。年世界银行报告将“较好的治理”界定为“国家和非国家群体在一套由权力塑造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的框架内运作,通过相互作用来设计和实施*策的过程”。治理强调多主体参与、对协调作用的重视、持续的互动过程而非仅是一套制度或规则。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逐渐出现网络治理、协作治理、自主治理、参与治理等新概念,应用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合作治理、多中心治理等领域。中国公共治理的研究聚焦治理问题探讨、多元主体目标达成、治理绩效度量等。公共治理前沿性研究主要包括新公共服务理论、网络化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数字治理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等。尽管治理方法及分析手段具有差异,但仍然存在公共治理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如文献(National,Regional,andGlobalGovernance:OnePhenomenonorMany?)提出的治理规范性分析框架包含地理范围、功能机制、资源分配、利益取向、规范性、决策制定和*策执行,文献(GovernanceandPublicManagement,anIntroduction)提出了强调上述七个关键分析内容互动的公共治理理论逻辑框架体系。
城市公共服务治理作为最广泛的治理客体,经历了公共行*、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治理的理论范式转变。公共行*基于*治学和公共*策理论,新公共管理建立在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理论之上,而新公共治理则以制度理论和网络理论为基础,超越“行*-管理”二分法,被认为是进行公共服务改革和实施高效的公共服务的最佳途径。在治理结构方面,近年来网络化治理(governancebynetwork)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