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智能座舱ldquo新rdquo战 [复制链接]

1#

年,智能座舱将继续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锚点。大量新玩家和热钱的涌入,也将进一步触发供应商和主机厂的“*备竞赛”。

这其中,还包括类似华为、小米、OPPO等智能手机厂商的陆续进场。这些长期与终端消费者打交道的科技公司,对于智能座舱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以北汽阿尔法S华为HI版为例,这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HarmonyOS2系统的智能汽车,这套系统也是全球首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OS,可以和其他搭载HarmonyOS的设备无缝协同。

和传统的车机-手机互联相比,使用Harmony操作系统的手机可将应用程序无缝传输至车机系统中,共享整个软件生态。这对于刚刚开始建立车机用户生态的主机厂来说,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高工智能汽车》预计,未来10年,车载智能座舱系统将快速渗透到中低价格区间车型,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作为智能座舱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在进入存量升级阶段,一方面是软硬件的升级,另一方面是域控架构的新赛道。

一、智能升级加速化

过去几年时间,4G联网、智能语音、车载音视及社交互动内容服务已经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车载智能体验的升级。

同时,智能座舱在各大品牌的主力车型上全面开花,主要集中在15万~40万元价格区间。智能体验也进一步优化,用户生态的疆域也正在拓展。

6月30日,首款搭载广汽传祺超感交互智能座舱的传祺GS4PLUS正式上市,涵盖G-OS操作系统、多屏联动、大屏娱乐系统、HUD抬头显示系统、空调和座椅全域控制等功能模块。

“以前是人要懂车,以后就是车更好地为您服务”,全面覆盖全链路用车场景、OTA持续升级迭代、千人千面的自我进化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争夺年轻用户群体的主打功能。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接下来,10-15万价格区间车型的智能化座舱需求将进一步加速释放。多模态交互、OTA、DMS、5G正在加快搭载上车的步伐。同时,4G车联网将进入平稳增长期,5G则会进入快速增长期。

传统豪华车品牌也在快马加鞭的追赶。

宝马在前不久披露了全新一代纯电动旗舰车型BMWiX的配置信息,搭载新一代iDrive8.0操作系统以及宝马智能个人助理,后者也进行了重大升级迭代。

其中,Cerence将在这款车型上首次提供结合自然语言处理、DMS眼球跟踪、手势识别的融合技术,也被称为多模态交互。此外,还启用了一套全新的图形交互界面来创建一个虚拟人物。

同时,这套导航系统使用了云地图和增强现实投影(类似奔驰MBUX上的AR导航),确保驾驶员可以快速和准确的看懂路线规划,并首次搭载5G通讯技术。

CerenceLook解决方案也首次搭载于宝马车型,通过语音结合视线识别,车载助理可以实现与车外周围环境的自然交互,并获取关键信息。

总体上,座舱系统对于环境感知、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正在逐渐增强。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多模态交互、多屏联动技术等,即可综合判断驾乘人员的生理及行为状态,实现驾驶辅助与系统提升等功能。

业内人士强调,智能座舱最重要的特质便是主动交互,这也是其区别于此前的普通硬件设备定位的最大不同。“满足客户需求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要在客户产生需求之前,帮他找到这个需求。”

比如,智能座舱在收集并学习到用户的各种习惯性行为之后,就可实现主动询问、执行,从此便解放了重复工作的场景。

其中,用于直观人机交互的舱内摄像头(包括人脸识别、疲劳预警、个性化设置等)布置已经成为新车的主流集成方案之一。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底,已有超50款车型搭载类似方案。

同时,一些舱内交互感知供应商也在加快延伸车外功能,比如,前装DMS方案主要供应商——未动科技将原有舱内技术延伸至车外感知,并推出了U-Pilot智能环境感知方案,进*ADAS市场。

这样一来,座舱内外的数据也可以与用户的个人数据更有效地结合,最后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数据源,共同提升智能汽车的车内车外体验。

但整体上,目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仍然是技术标准的缺失。这可能会导致产业上下游的产品标准不一、尺度各异的情况,不利于技术发展与市场拓展。

6月28日,工信部发布了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重点指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要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工作;

同时,强化基础性标准支撑,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术语定义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启动并持续推进信息安全工程、操作系统等基础类标准制定工作。

而根据智能联网车机的定义(联网、OTA以及语音交互)测算,今年1-5月,国内新车前装标配搭载智能联网车机上险.75万辆,搭载率29.02%,同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2个百分点。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未来三年智能联网车机搭载率会进入快速上升通道,预计到年前装搭载率有望超过80%。

这意味着,只有尽快确认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才能保证联网、软硬件、数据、内容及服务后续衍生商业模式的顺利推进。

二、域控架构下的智能空间

智能座舱因量产难度较小,成本相对可控,同时全球范围内汽车5G技术的应用将加快推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上市。《高工智能汽车》预测,其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ADAS域控制器。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年国内新车(自主+合资品牌)搭载座舱域控制器上险量为62.74万辆,预计-年将是国内座舱域控制器搭载上车的高峰期。

目前,包括德赛西威、诺博科技、伟世通、哈曼、博世等在内的一批座舱域控制器厂商正在加速向量产交付冲刺。未来2-3年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就座舱设计而言,随着域架构的大规模应用,下一代的座舱产品将不再局限于实现多屏互联,而是通过以太网扩展到人机交互等多个系统,并进入跨域融合阶段,其中包括与ADAS的融合,以及应用V2X技术,实现人、车、路高度协同。

诺博汽车科技副总经理李哲哲曾表示,未来两年内,整个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将只剩下中央计算、智能驾驶以及座舱三个域,剩下的子系统则会被统统集成。

接下来,整个智能座舱市场的争夺战将日趋激烈,有能力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厂商将占据领先优势。对于传统座舱信息娱乐系统供应商来说,这是新一轮的洗牌过程。

而在过去几年,以软件起家的信息娱乐Tier1来说,短期内将受制于硬件能力。比如,亿咖通选择了伟世通作为座舱域控制器的合作伙伴,基于后者的SmartCore平台和自家的软件系统进行量产交付,首款量产车型是吉利星越L。

其中,第3代高通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为业内首个宣布的基于AI的可扩展解决方案,可满足下一代汽车先进功能对更高水平计算和智能的需求。

同时,国产芯片也在持续发力。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芯驰科技发布了全新X9U处理器,CPU总算力达到KDMIPS,3D图形性能达到GFLOPS,AI计算性能达到1.2TOPS。同时支持多达10个独立全高清显示屏,以及不同的屏幕之间的共享和互动。

这意味着,在一颗X9U芯片上,能够实现未来智能座舱各项功能的全部集成,不仅可以支持语音、导航、娱乐、环视等常规智能座舱功能,还可以支持DMS、OMS和自动泊车等ADAS功能。

由此可见,随着各个主机厂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硬件预埋的方式进行智能化*备竞赛,更高算力SoC芯片是主流趋势之一。同时,芯片将具有更强的CPU与AI算力,可同时支持更多显示屏和传感器。重要的是,其模块化与可插拔的特性可以覆盖汽车使用的全生命周期。

比如,华为发布的麒麟车机模组(内置车规芯片麒麟A)可通过对中央处理单元更换的方式来进行更新,极大降低了硬件配置的更换成本。

此外,安全虚拟化(多操作系统)、混合应用(包括V2X、ADAS等)以及软硬分离等创新设计也在加速落地。对于行业分工来说,合作是唯一出路。

“我们聚焦硬件+底层软件开发,与软件算法公司合作,为各大OEM车厂提供前装车规级硬件平台解决方案。”这是诺博科技的产业链定位,同时可以为OEM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也接受与OEM的联合开发。

从这一点来看,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供应商、负责整车功能规划与集成的的整车企业需要共同合作,集中各自的优势资源重点发力,才能真正建立起可持续的智能网联生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