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把汽车开上天,吉利的局有点大 [复制链接]

1#

在出行领域,吉利凭借甩出的一系列“王炸”,大步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其争抢“C位”的野心毫不避讳。

就在9月9日,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融资万欧元,由吉利控股领投,戴姆勒也参与投资,双方各持股10%。

另一方面,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还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出行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吉利将负责Volocopter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和市场推广。

不难看出,随着未来“把汽车开上天”的无限想象,吉利赚足的将不仅仅只是眼球。

1

空中出行,到底意欲何为?

在倪叔看来,吉利投资Volocopter其实是必然的,其原因不乏对城市空中出行市场的看好。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使得城市有限的物理空间正在不断膨胀。仅以中国为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75%。这一数据也意味着未来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将有2.5亿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而与之同步的是,将有30%-50%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这部分人口可能高达1.5亿人。

人口集中导致的拥挤交通状况必定是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如果交通工具具备了短暂升空飞行的能力,将有助于避免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的效率。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当前众多企业押注“空中出租车”。

吉利这次所投资的Volocopter就认为,由于许多地区的地面基础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转,试着艰难地跟上城市的增长。因此应对城市化挑战的一个办法是飞上天空,在城市环境中开展空中旅行,作为替代地面交通的可行选择。

事实上,研究表明,市中心的空中出租车任务代表了最高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商业开发潜力。Volocopter的内部分析发现,大多数特大城市的城市区域距离地理中心点不到30公里,而服务于这些城市的大多数主要机场距离市中心不到30公里。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机场巴士在肯尼迪国际机场(JFK)和曼哈顿中城两地空中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乘坐一辆空中出租车只需20到25分钟,而根据导航数据,这条线路90%的地面交通需要60分钟以上,大约50%的旅行需要90分钟以上此外,根据现行条例,这段航程可以利用现有的直升机路线来执行。

而在这一前提下,Volocopter的设计符合城市内部商业航空运输的适航性要求,并符合城市内低噪音排放的标准。因此,它可以飞到其他噪音更大的飞机无法飞到的地方。其续航航程超过30公里,可以为世界上93%的大城市的重要机场航线提供服务。巡航速度80-公里/小时,显著节约航程时间,避免了高速飞机的缺点。

不久前,Volocopter公布了根据EASA规格要求设计的新款空中出租车。Volocopter的明显优势,是吉利考虑的重要原因。作为全球城市空中出行领域的先行者,Volocopter积累了丰富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技术,同时采用双座结构,能够为绝大多数城市空中出租车任务提供服务,而它设计简单和电池的有效使用使Volocopter能够以较低的运行成本运行。这使得空中出租车服务能够在具有价格竞争优势,适合大规模推广。

通过此次投资,吉利在电动化、智能化两大核心领域的优势将赋能Volocopter,同时整合资源,协同发展,进一步发挥吉利控股在上述领域的规模效应。借助此举,吉利将与先进的合作伙伴共同运营城市空中交通,打造建立体智慧出行生态系统,将地面上花费数小时的旅程缩短为空中的几分钟。

2

上天入地,构建智慧立体出行大生态

如果说,投资Volocopter是吉利构建立体出行生态的重要一环,那么,近些年来,吉利通过在出行领域的不断探索,一个愈发清晰的蓝图正在铺展:凭借智慧立体出行生态构建,吉利将成为体量庞大且发展迅速的全球出行服务赛道领先者。

用“上天入地”一词来形容吉利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毫不为过。

从地面出行来看,曹操出行已经成为吉利移动共享出行的一块金字招牌,亦是旗下吉利科技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致力于为用户创造和提供一站式的健康、低碳、共享出行生活方式。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网约车业务的快速发展,定位于专车细分市场,面向中高端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的曹操出行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定位于高端专车出行服务领域的蔚星科技,在吉利与戴姆勒签署合作协议半年后悄然成立,初期使用车型将包括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E级车、V级豪华多功能车以及梅赛德斯-迈巴赫轿车,由此,蔚星科技也成为了吉利在高端专车出行服务领域“攻城略地”的先行*。

除投资曹操出行、蔚星科技外,吉利还在去年,与腾讯、铁道部联手打造国铁吉讯,打造全球融合出行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并基于动车组Wi-Fi平台建设和经营,向旅客提供站车一体化、线上线下协同的出行服务。

而在地下出行方面,同样是在去年,吉利与航天科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定位于下一代交通工具的“高速飞行列车”,也就是俗称的胶囊飞车,其最低时速0公里/小时。

此次投资Volocopter,并非吉利首次将出行视角瞄向空中。早在年,吉利就已开始布局空中出行,全资收购了Terrafugia(太力)飞行汽车公司。

美国当地时间年8月6日上午,Terrafugia旗下产品在美国纳舒阿通航机场成功进行了试验首飞。这意味着,通过不断技术优化和工程迭代,Terrafugia产品完成了地面相关测试、进入了空中试飞阶段。目前Terrafugia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同类别在研飞车中研发进度排名前三。

从所投资企业的发展方向来看,太力聚焦城际间空中出行,Volocopter则聚焦城市内短途出行,两者正好互为补充,覆盖了城市空中出行所有可能涉及的业务场景。

为更好地建构立体出行生态,吉利还在搭建配套的基础软硬件:作为中国最早大规模投入到车联网核心技术实践的先行者,吉利自研自然语言理解平台、构建云端和运算能力等,自研比例行业领先,并于近期公布了中国品牌首款自主定义达到车规级标准的量产高性能芯片。此外,吉利还在无人驾驶、操作系统、激光通讯和低轨卫星等前沿技术方面发力。

可以说,吉利已渐成为出行领域中,最懂智能网联的企业;在科技企业中,最懂出行的企业。

主动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吉利正面向全球用户提供立体化、个性化的共享出行服务。一个覆盖海陆空,打通“地面+地下+空中”的智慧立体出行生态渐显,一个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想象空间也正在被打开。

3

一次创新性探索:布局未来的潜力

正是基于对吉利布局未来潜力的认可,戴姆勒与吉利合作进一步深入。此次共同投资Volocopter是双方的第三次合作。本轮融资将帮助Volocopter旗下Volocity机型在未来三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商业认证,进一步助推商业化进程。

一个是全球第一大豪华车生产商,一个是中国第一民营汽车公司,二者的不断深化合作向来引发外界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