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jk100f.com/随着时间来到七月中旬,备战考研的小伙伴也复习有一段时间了。多数人已经渐入佳境,掌握好了复习的节奏。但显然,还有些同学没找到复习节奏,一直没进入复习状态。
这样的小伙伴有很多是因为暑假的复习时长和节奏变了,变得跟平时不一样了,复试时间多了,反而不习惯了,以前的复习计划也不管用了,因此迟迟进不到复习状态中。
考研复习计划制定,可以尝试smart原则
前面说了,很多小伙伴之所以没进入复习状态,其实跟复习计划不到位有关系,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制定复习计划的原则——smart原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
首先是S=Specific(具体的)。制定复习计划一定要具体,不能太笼统,比如第一周复习到什么状态,这样的计划就不是具体的,意义不大。
具体的计划应该是每天每科看学习多少内容,具体到从几点到几点学哪科,复习到什么程度,做多少题、看多少课程等等。这样的具体计划才是有效的。
其次是M=Measurable(可测量的)。制定计划除了具体之外,还得能“衡量”,即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检查你的复习效果。这样能确定你的复习计划是否有效,同时也能激励自己。
比如你计划花多少时间背诵多少单词,这样的计划就是可衡量的,或者数学的哪个知识点是否掌握了,也可以通过做题进一步的衡量。
第三,A=Attainable(可达到的)。可达到的意思是指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计划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盲目的照搬照抄学霸的经验,那样根本不实用。
之前朋友考研时就照办了一个学霸同学的日常复习计划表,结果坚持了2天就累瘫了,根本做不到,但是学霸可以轻松的坚持整个暑假。所以,复习计划要可以做到,不然没有意义。
第四,R=Relevant(相关的)。暑期制定复习计划肯定不只有一个,除了各科科目的详细计划,肯定还会有一个复习总进度的大计划,这些计划之间一定要相关,否则没有意义。
比如你各科计划是暑假完成一轮复习,但总计划是完成两轮复习,两者显然脱钩了,没有相关性,这样一来肯定有一个计划是完不成的,也就没有意义了。
最后,T=Time-bound(有时限)。这一点最重要的,复习计划也要有始有终,计划一定要完成,设定一个截止的时间点,到时候复习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复习效率。
考研复习计划制定经验分享
分享了制定复习计划的原则后,这里再给大家分享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或许对考生的复习能有帮助,大家可以当做参考。
首先是较大的周计划。这里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定,我的习惯是一周主要复习一科,当然,也有人习惯混合复习,因人而异。
比如这周准备复习专业课。具体是哪本书先定下来,然后开始确定每天的复习时长。比如上午两个半小时,下午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
前六天按照这个节奏复习,周日上午以及中午进行复盘,把这一周的知识点内容过一遍,查缺补漏,看看哪里复习的不好,之后可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