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team好评率95的邪恶冥刻竟是 [复制链接]

1#

mumu丨文

讲讲最近这段时间很火的《邪恶冥刻》吧,你可能已经在视频网站或者直播平台见识过了。游戏的发行商是D社(DevolverDigital),也算大家的老朋友了。

作为著名的独立游戏代理商,他们挑选作品的眼光异常独到,总是散发着cult电影般的迷人气质。

这次的《邪恶冥刻》也一样,发售后短短几天时间就在Steam上收获了近万评价,95%以上的好评率。

说实话,我不太愿意去剧透,因为剧透会对《邪恶冥刻》的游戏体验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想要聊这游戏的牛逼之处,却又不得不剧透。

所以趁游戏发售一个星期后的节点,该买游戏的估计已经买了,感觉是时候聊一聊这款有潜力争夺“年最佳独立游戏”的意外惊喜。

(介意剧透的朋友,我建议还是玩过之后再看,或者试玩下Steam版的Demo)

《邪恶冥刻》最初给我的观感,很像《游戏王》里的“黑暗决斗”。

给没看过动画的朋友解释下,这是《游戏王》系列的一个梗。在“黑暗游戏”的规则下,本该娱乐的打牌会变成赌上性命的决斗,败者甚至有可能失去生命。

网上经常能看到有牌佬趴伏在地,呈雅木茶状,四周卡片散落一地的COS画面。

而在《邪恶冥刻》的世界观里,打牌这项活动一开始就透着诡异,不像什么好事。

你的生命是幽暗中跳动着的烛火,一根两根。左手边的天平上,堆放着牙齿状的黄金砝码,代表着互相造成的伤害,一旦失去平衡就意味着游戏结束。

玩家右手边有一些道具,其中的老虎钳,描述说明上写着“能给对面天平加筹码,疼也只疼那么一下子”。

初来乍到,我因为好奇试了下,结果伴随着一阵红色视效,把自己的牙齿拔了下来,抵1点血。

小黑屋里只有两个决斗者在大眼瞪小眼,除了谈话对白与卡面描述之外,你几乎见不到其他的描述性文字。

游戏的规则也相当简单,就是很常见的桌游集换卡牌规则,只不过加入了一些roguelike爬塔要素。

但沉默间却是赌上性命的战斗,输了就会被扭脖子,最后变成卡牌,让下一任挑战者继承。

种种诡异之处,本可以大书特书一番,但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不再啰嗦。这就是《邪恶冥刻》的开始,它有着一个很符合名字气质的外在。

(牺牲祭祀一张卡后,可以把技能叠加在另一张上)

因为卡片选择本身就很少,容易出现超模的组合。比如“初始松鼠卡+无限印记”,给松鼠附加上“献祭/阵亡后重新回到手牌”效果后,可以无限献祭或者挡伤害。

还有类似的“猫咪+衔尾蛇”,一个效果是献祭可以不死,另一个效果是死了+1+1。由于没有一回合次数限制,理论上可以卡无限的数值加成……好在后来我发现设计上还是有限制的,一定次数后会无效果。

类似的超模组合可能还有很多,还待发掘。不对,用“超模”已经不能形容一些玩法的夸张程度了。不过因为是PVE游戏,并不是特别需要平衡,反正把游戏玩坏也是体验的一环。

当然,《邪恶冥刻》这游戏没有这么简单。制作人在你把游戏玩坏之前,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新的乐子。

一开始,你会以为这是个和黑叔叔打牌的黑暗决斗游戏,打输了会吸走灵魂,被人作成卡牌供下一位挑战者使用,非常窝草的那种,但这些只是游戏的表象。

等你花了几个小时,终于击败BOSS通关了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新手教程这才刚结束。

画面一闪,弹出来一个“KamWerks”的文件管理软件,存放着几段视频录像。

(看样子像是DV机的画面)

点开视频后你会见到一个男人,自称“幸运卡神”(LukeCarder),他的背后是方便抠图的绿幕,疑似是一名做卡牌拆包视频的油管主播。

某一次他拆开了一款主题为《邪恶冥刻(Inscryption)》的旧卡包时,意外发现卡牌上写着一组经纬度坐标,疑似是后来用笔写上去的。

因为离自己家很近,出于好奇心真的跑去找“宝藏”了。

故事看着很不着调,但你别说,最后还真挖出来了个东西——一张3.5英寸软盘。

年轻朋友可能没见过,这是二十年前人们用来存储数据的老古董,容量只有几个Mb大小。你可以看作是电脑“保存”图标的实体手办,怎么样都行。

虽然知道是游戏的刻意安排,但随着视频播放,我还是很好奇后续剧情的发展。男人把软盘塞进了驱动器,顺利读取出了里面的文件。

原来是一款游戏。大屁股显示屏里逐渐浮现出Inscryption几个大字,播放时甚至还能听到卡神的画外音……正如我们第一次打开游戏一样。

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游戏里打牌的那个“我”就是消失的“幸运卡神”。

视频的时间戳从9月15日开始,一直到10月初,这个男人忽然就消失了踪迹,疑似经历了什么事故。

讲到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Metagame”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游戏知道你在玩它,会利用游戏之外的信息,来跟你互动。

好比我们在看《某不知名的侦探柯南》动画,里面有个小学生突然扭头指着你说:“真相只有一个,凶手就是屏幕前的你!”

《邪恶冥刻》的制作人叫DanielMullins,他之前的两部游戏作品是《小马岛》和《六角疑云》,也是Metagame元素很浓的类型。

几个简短的场景之后,“我”终于走出了小黑屋。重启游戏后主菜单出现了“新游戏"选项(之前是灰的)。

播完过场动画后,主角出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游戏这才正式开始。

原来这个游戏世界存在着四个“冥刻者”,也就是印牌的。

分别代表着野兽、巫师、机械、亡灵,四种不同的主题。

你这才知道,第一章跟你打牌的人叫“莱西”,是代表野兽卡包的冥刻者。

到了第二章,整个游戏画面变成了像素RPG的风格,类似GBA上的口袋妖怪。

我们可以上帝视角操控主角,翻箱倒柜捡垃圾,找到掉落的卡包,拆包后自己组心仪的牌组。

卡牌对战的规则大体上与第一章类似,但加入了很多新的类似万智牌元素。

整个流程下来会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每每有不同的游戏体验。

等后面章节,打牌的时候甚至会向你请求获取“读取硬盘的权限”,给了权限后游戏会要求你找“大体量的文件”当作卡牌打出,文件越大造成的攻击越高。

当时我含泪用珍藏已久的《HoneySel〇〇〇2》黄油整合包扣了对面不少血。后面还有一关会把Steam好友搞成卡牌来对付你。笑死,根本没Steam好友。

(直接令人,某种层面上也是一种黑暗决斗)

游戏玩法的介绍就此打住。总之,《邪恶冥刻》有着成为年最佳独立游戏的潜质。

卡牌游戏机制很有意思,能看到很多《万智牌》和《游戏王》的影子(可能还有更多的其他卡牌游戏元素,但限于我的游戏经历认不太出来)。

不过从目前玩家社群的反馈来看,可能因为第一章太过惊艳,导致后续的卡牌游戏体验稍显逊色,节奏会有些拖沓。

(最后甚至还会出现决斗盘)

好在这游戏最出彩的地方在于节奏把控相当好。它把一个故事打散揉碎,用各种精密诡吊的手法把控游戏进度,将碎片化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展现出来。

每每当你快要对系统感到厌烦时,就会不断有新的点子塞进来。最后又串联起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填补了你十几个小时的探索旅程。

Metagame就是这样,可能最后真相并不是特别惊世骇俗,但在得到结果前的所有“游戏过程”如同是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又永远固定在设计者预设的轨道上。

能细心打磨这样一款优秀作品的工作室自然是值得钦佩的。唯一的缺点可能是,这类游戏一开始就没有考虑重复可玩性。

等你一周目把整个《邪恶冥刻》剧情快打完了,想再回头玩完整的Roguelike流程?作者告诉你“达咩”。没办法,根本没有提供单独的无尽模式给你回头体验。

假如你是冲着“Roguelike卡牌”标签,准备像《杀戮尖塔》那样注重重复可玩性的话,我建议还是算了,跟着主播云一云也没啥。

更不用说,这游戏还带有不少ARG要素(平行实境游戏,AlternateRealityGaming,ARG),需要你在游戏中发掘线索,然后在现实中寻找谜题答案。

(游戏里到处埋藏着未知用途的线索)

(Steam上的讨论,这昵称很值得吐槽)

游戏发售后,国外有两个游戏粉丝根据《邪恶冥刻》提到的GPS坐标查询地图,发现那是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处森林,决定开直播实地到访。

在手机没电前,他俩终于找到了主角“幸运卡神”挖掘解密软盘的地点。

启程返回前,制作人DanielMullins和卡神的扮演者KevinSaxby听闻了消息,还与他们一同在附近酒吧碰面。

这两个行动力MAX的粉丝在《邪恶冥刻》的Discord(国外的一个游戏社交软件)里叫Nutsfornuts和MemesPraysnek。

此次探险最后收获了两份软盘。其中一份软盘,自3年以来就一直躺在泥土里,里面本来就没有任何数据。毕竟软盘埋在土里,就算有也早坏了。

另一份是直接从制作人那里得到的,作为两人实地探险成果的替代品,据说里面包含了下一个解密信息。

但目前困扰这群粉丝们的最大问题却是……上哪里去找个能读取3.5英寸软盘的驱动器呢?这可是老古董了。

有关于《邪恶冥刻》的Meta解密现在还在继续,Discord上有很多加密内容还没破解,每天都有人在分享自己的探索发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