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津有味面筋菜原创中国烹饪杂志中国烹饪杂志
说起吃面筋,天津人绝对是内行。在“卫嘴子”的餐桌上,似乎一切都可以与面筋碰撞出火花,面条里拌面筋、饺子里包面筋、牛肉里炖面筋、虾仁里炒面筋……就连下酒的凉菜也可以是面筋。可以说,不爱吃面筋的天津人就配不上“卫嘴子”这仨字儿。虽然面筋在天津的戏路很宽,但却不是凭着“一招鲜”闯天下,那里的门道很深。今天,我们就请出民俗学家由国庆,听他讲讲关于天津面筋菜的那些往事。
文、图/由国庆
天津人的餐桌素来离不开又香又酥的油面筋,无论是饭店里的名菜,还是街头便饭,总不难见。老天津面筋作坊里都有几口矮矮的大缸,用于和面、洗面筋,二三十斤的面块需壮小伙洗好一阵子才能洗净。洗好的面筋要用文火油炸,用大笊篱不断地将浮起的面筋泡向下按,以便炸透。
传统津菜“八大碗”为人耳熟能详,分粗八大碗、细八大碗,前者中就有笃面筋。清代诗人周楚良在《津门竹枝词》里记载,本地书院在考试之日供早饭,六人一桌,无酒无凉菜,直接上粗八大碗和米饭,快捷方便,俗称“直跑”,菜品有烧肉、汆丸子、笃面筋、烩滑鱼等。笃面筋后来还派生出虾子笃面筋。笔者曾见民国时期的《登瀛楼菜品价目表》,列佳肴多道,其中就有此菜。传流至今,虾仁笃面筋、素笃面筋等依旧脍炙人口,可谓品津菜必点美味。此外,津菜的扒菜系列中还有经典的“四大扒”,它是与成桌酒席配套的饭菜,除了扒整鸡、扒肘子、扒肉、扒海参等,也常有扒面筋、肉片扒面筋等。
面筋虾仁与白米饭堪称绝配
再说街巷饭食。老南市东兴街有家饭铺名叫文华斋,小店不大,但所做坛子肉远近闻名,附带的坛肉笃面筋也让人津津乐道。面筋吸足肉汤,滋味很浓。旧津二荤铺里常备一菜叫炒荤素,主料里脊、面筋,俏玉兰片、黄瓜、木耳等,主辅料皆切成细丝。年前后,老城厢常有一老者担着食挑子卖勾卤面筋、热米饭,勾卤面筋里还有油炸豆腐泡,价廉物美,过路的、住家的可作正餐,经济实惠且快捷。昔日的烧面筋也传承下来,面筋为主,配冬笋、口蘑、香菇等,汁足味厚,类似津味老菜素烧四宝。
素烧四宝里离不开面筋
家常饭“四碟捞面”为津门独有。卤是核心,炝锅后,煸炒五花肉片,再加面筋、香干、花菜、木耳。配菜必有糖醋面筋丝,酸甜酥香的口感可谓老少咸宜。“卫嘴子”讲究吃新鲜清油现炸的面筋,打卤时手撕面筋块下锅,老陈面筋、刀切面筋入卤都觉得差点意思。口感差在哪?难以道来。这又体现了面筋滋味精微的特点,以及天津人口味的刁钻。
油炸面筋是“卫嘴子”的重要副食,荤素皆宜。说到素,老天津的素食大有名堂,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了真素楼、藏素园、蔬香园、素香斋、六味斋等十几家像样的素食馆。素菜所用食材大多取自天然植物食品或再制品,面筋、豆腐、腐竹是主角。旧年的素烹面筋菜有几道,如炒面筋丝,菜中俏菠菜梗、笋丝,淋少许花椒油,属下酒菜。
天津家常饭中还有知名的“津味素”包子、饺子,这类素馅中常配面筋丁,取其油香浓,取其蜂窝吸附性强。过去还有一种素馅馄饨,是用面筋、香干、粉皮、香菇、笋片等切碎做馅,包出元宝形的馄饨。
糖醋面筋丝是天津拌面菜一绝
老天津是座五方杂处的城市,居于此的南方人也多,南味食品销路广。法租界福煦将军路(今滨江道)上的森记稻香村、林记稻香村挺有名,素什锦是那里的俏销吃食。南味素什锦选料考究,不惜本钱,主料用面筋、黄花菜、果仁、玉兰片等,汁多味厚宜酒宜饭。森记还曾把江南风味面筋球引进到天津,圆圆的小面筋球不同于津地随形的大块面筋,中空,内里填入肉馅,在津还派生出一道脍炙人口的酿馅面筋。
面筋是南味素什锦中的角色之一
笃面筋的“笃”字貌似一直困扰着很多食客,其实为一种烹饪技法,与淮扬菜有关,是文火慢慢煮、慢慢煨的意思。长期以来,天津民间多将其俗写、白写为“独”,或写作左“火”右“笃”,但标准字库未收。文史专家高成鸢曾在《章太炎:“独”面筋应作“笃”》一文中答疑,其中释义一清二楚。有趣的是,笔者也注意到民国时期文人王受生还写成“镀”字。20世纪30年代,王受生任中华新闻社(年5月创办于天津法租界)经理,其小说曾在《天津评报》连载。王受生在年1月的天津《大公报》发文,觉得天津面筋不宜矫饰,宜率真,偏是天津饭馆把它加上酱油、动物油“大煮而特煮,名之曰‘镀’”,他说他始终不明白“‘镀’得稀糊烂浆有何滋味?一样毫无美味的东西,任是如何‘镀’也不会‘镀’出美味的”。但王受生晓得它是天津名菜,接着又附会猜说:“因为它的形式和肥肉相仿佛,使吃的人很有过屠门大嚼之意。”
面筋作坊油炸面筋是主业,副业还做水面筋,将只剩纤维的面筋用布紧紧包成小块,在淡盐水里煮(不见得为熟,定型为主)。水面筋无味,但内里多细小孔洞,尤其能吸滋味,适合做俏头儿,更适合做荤卤,或与鸡鸭肉一起炖煮。老天津有道名菜叫华洋面筋,将新鲜水面筋切丁,炸脆,葱姜蒜炝锅,烹醋、酱油,加糖,挂芡粉,然后把面筋丁入锅,抖勺,汁抱面筋,口感酸甜脆,别具风味。
校对
张予津
责编
石叶馨
···················
本文选自《中国烹饪》杂志年11月刊,欢迎转发到你的朋友圈。本